文学奖简介

2000年,理大华文学会举办了第一届的理大文学奖——破茧。七年前的筹委们声势浩大地办了一个北马区的理大文学奖。当年烂瓜们的热情,付出与努力得到了热烈的反映。《破茧》分成四个参赛组别即:小说组,诗歌组,散文组和论文组。 可惜,这股热情并没有延续下来;甚至,让人忘记了它。 七年后,一班不懂得什么是文学的大学生不自量力地毅然决定要重办这属于理大生的《理大文学奖》。这一次,筹委们还是一样热情地付出与努力,就只是为了这个《理大文学奖》。七年之痒,说的也许就是我们。 第二届《理大文学奖》设有三个组别即:小说组,诗歌组和散文组。这一次则有幸请来傅承得,庄若,梁靖芬和曾翎龙担任评审。经过大约四个月的努力征稿,这一届的参赛稿件也获得出乎意料的数量。小说组—8篇,散文组—33篇,诗歌组—49篇,总计90篇。 《第二届理大文学奖》现在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是今晚的颁奖典礼。就在今晚,我们会宣布各组别的得奖者。究竟这意义深重的第二届《理大文学奖》会留有谁的名字?留有谁的足迹?一切一切,即将揭晓……

学园记事本

-中学篇-

不知不觉,离开那白衣蓝裙的日子已有近一年半的光景了,对母校的想念,时而深,时而浅。那段和朋友同一屋檐下拼书的日子,讲人是非的日子,师生打成一片的日子。。。煞是怀念!
某天早上,就那么一包椰浆饭,让我忆起了母校的点点滴滴。先修班的那个时代,椰浆饭可以说是风靡全班。几乎每天一早,班上总会传来一阵阵的椰浆饭香。同学们总会替朋友们打包一包包的椰浆饭,大伙儿就趁老师还未进班授课前,在班上展开一场热辣辣的椰浆饭大食会。偶尔因为一包椰浆饭,大伙儿来不及赶去集会。不论什么季节,椰浆饭似乎与我们这班学生脱离不了关系。平常上课的日子,周末到校活动的日子,就连考试的季节,还是飘着椰浆饭香。感觉上,与椰浆饭相处的渊缘,怎么剪也剪不断。这段有椰浆饭香的日子,恐怕在咱们毕业后,难以重现了,往事,也只能回味。。。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用了七年的时间,享尽不一样的人生,体会不一样的生活。看着学妹们穿着的白衣蓝裙,如今已穿不着了,心中满是感慨。当校园建筑物渐渐变黄,当执鞭的老师们都渐渐变老,退了休,当我们都上了年纪,当校园中一草一木都变了样,不晓得昔日的欢乐及回忆,是否依然深深的烙印在彼此脑海里?
此刻的我,依然眷恋着母校的一切。想想自己似乎好长好久一段时间没回母校探望老师们和学弟妹们了。对这些师友们的思念顿时油然而生。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留学生对家乡的想念般。学生时代就是比较单纯吧?顾虑的只有学业成绩。生活作息是正常得如机械操作般。上下课,补习,课外活动等等的。那时的图书馆除了是温习功课的地方外,里头的小小讨论室,已成为了我们舒解压力,闲话家常,辨人是非,高谈阔论的地方了。。。
回想起那大礼堂,赴一场考试就犹如被困在微波炉里的那般酷热,是否已被校方安装上了冷气呢?回想起曾经站在那儿主持活动的舞台,是否依然如此壮观呢?那天离校前在校园内留下足迹留下倩影的各个角落是否还是那个老样子?花园里的一花一树,又长高了多少?小湖里的鱼儿,是否也变大了呢?假如这些生物都有灵性,它们会否记得我们这班疯狂的学生曾经在它们身上,留下了美丽的回忆呢?
某天,吃着热辣辣的椰浆饭时,又是否还会想起,我们这一班同学,在同一屋檐下求知的时光?还记不记得经济老师的人生哲理及他的幽默教学,会计老师待我们如亲子女般的亲切,华文老师满腹的中国历史故事,数学老师的数学进化论。。。食堂阿姨的食物,朋友,老师,校工。。。思念的感觉不会在见面时产生。离开了母校,如今,我想起它时,才发现,我的嘴角,是上扬的。
翻开毕业刊,尽入眼帘的,都是那一张张笑容腼腆,平装短发的那些傻笑的照片。留下的倩影,已成为大伙儿日后相思病发作时,唯一一种疗方。年复一年老去的老师们,见到我们这班校友时,对我们感觉是否依然像当年般?还是都把我们这群黄毛小子丫头当大人般看待了?不管怎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浩瀚的师恩,将永远铭记于心。他们亦师亦友的角色,丰富了我们的校园色彩。如果要称老师,倒不如以友相称,更为贴切。


-大学篇-

总是喜欢拖着沉重的脚步,背着书包,一个人漫步在美丽的校园里。下雨时,撑着那把我最爱的粉红色小伞,让绵绵细雨,打在我的小伞上。听着豆大的雨点滴滴答答的打在伞上,演奏成最动听的《雨的旋律》,感觉真好。傍晚后,顶着昏暗的灯光,让皎洁的明月,洒下来的月光,照在我憔悴的脸上。踩着孤单的影子,带着疲惫的躯壳,走在回宿舍的路上。。。
一日复一日,这种生活,好比甜甜圈。不管从哪个方向开始吃,最终,还是顺着那圆圈圈的方向,把可口的甜甜圈吃下去。回忆,是甜的。尽管生活规律有多么机械化,尽管日子有多么的沉闷,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只要有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存在,这一切切,都可以从苦涩的,变成甜蜜的。
当初,孤军作战的来到这里。要不是上辈子修来的福,上天制造“缘分”这两个字,让我们五位来自不同世界,但同病相怜的人,凑在一起。展开了专属我们五人,缤纷色彩的校园生活。比别人迟一个月加入这个大家庭,对我们而言,相互扶持,是最重要的事。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我们照亮了彼此的生活。有首歌是这么唱的“从昨天到今天还有明天,感谢老天让你们陪在我身边,爱的心痛的心等待的心,因为有你们的拥抱我很放心。当初见面的不安彼此探索,也许有点茫然迷惑,朝夕相处才发现这世界中,没有人比你们更懂我。。。”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有属于我们的回忆。深深烙印在脑海里的记忆,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忘记。原本三年的长期抗战,因彼此的出现,似乎已拉近了这段时间,悬挂在墙上时钟,分针和秒针,仿佛在加速了。
从一条不起眼小虫,到一只漂亮的蝴蝶,其中,蜕变,成长的过程并不简单。我并不很了解它们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我知道,这段过程里,它们的努力是不容置疑的。原本的我,只不过是这漂亮的校园里,成千上万的学生中,其中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学生。上课读书睡觉,是我每天在校园内,过的甜甜圈生活。偶尔,我还在摸索着,究竟是哪来的一股傻劲,背着将要不断面对群众的压力,毅然的接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工作,即使那份工作里,有的都是和我不同肤色的人。我还是不畏惧的,面对眼前的挑战。如今,面对眼前一箩筐的工作,一箩筐的功课,甚至,剥夺了我睡眠权利,我也毫无怨言。因,我爱上了这种忙碌,充实的生活。没有为了谁,也没为了什么。单纯的,想张开翅膀,松开肩膀,往梦想飞翔。理大的天空,多么的辽阔。是个制造梦想的好地方。转眼,所谓的蜕变,已成了习惯。习惯了忙碌,习惯了充实。就算,习惯中少了友人的陪伴,习惯中一个人孤单,也只不过如此。我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一个人去实现。
未来的路,就像一条康庄大道。对我们而言,就算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山路,也有我们共同走下去的勇气。若干年后,再次翻开学园记事本,回忆的轮盘,将持续不断的转回当年的我们,让我们共同分享,属于我们的一点一滴。



社会科学系/ 硕士/ 赖仪雯

没有评论: